第(3/3)页 对东北人来说,鸡头以下都是南边。 “但咱们家的发家史你也听过,你爷爷虽然对很多东西不认识,但知道书法绘画、有点文学修养,还认识古董,能当倒爷……” “要不是他有这么一手,咱们家也不会在乱后趁着机会发达起来,” 虽然张家人没有做大生意的本事,但靠着张老爷子在一片蓝海时打下来的基础,现在张超他爸手里也是有个颇有资产的小公司的,要不然张超也不能天天闲着拍视频,走上up主这条不归路。 “你爷爷对他怎么知道的这些东西很少提,你奶奶都没问出来究竟……而且你忘了吗,你爷爷可是对政局很排斥的,当初你说要吃公家饭,还被你爷爷给否决了!” “他还一直要求我们不要去瞎掺和公家事务呢!” 因为这个,张家人罕见的没出现政键高手,在公家眼里是非常老实本分的那种。 联系到老爷子对公家的敏感,以及那个特殊的年代,张超他爸怀疑亲爹是黑五类,也是很正常的。 也许在那个混乱的年代,有个出身地主的少爷,在家族落魄之后,为了逃避洪流席卷,跑到了东北这边发展,然后定居生子。 就连张超跟他老婆都被张父说服了。 所以说,现在来找他爷爷的那个老人,也是当初洪流下的存留者? 他们应该是一家人,因为洪流而分离,现在打听到了张老爷子的消息,就特意过来认亲。 其本质,和陆岛之间的探亲访友差不多。 而老爷子那复杂伤感的态度,可能是经历洪流之后的应激反应。 从洪流中脱身来东北想想都辛苦,本以为自己早就孤身一人了,现在却有老家人找了过来,心头的酸甜苦辣,哪里能简单说明白? “唉,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我们可以解决的。” 讲了半天,还在外地谈生意的张父定下调子,“让你爷爷自己想吧,反正也不算什么大事。” “要咱们真是一家人,帮点忙也不算啥。” 当年乱成那样,到现在不论上下,都是说不清的,他们也没有办法。 他们家现在条件不错,就算碰到穷亲戚上门,也不怕招待不了。 张超觉得也有道理。 而且对方来了几次,看上去都挺讲礼貌的,不像是胡搅蛮缠的货色。 要真搞清楚来龙去脉,指不定自己还能炫一炫祖上的风光—— 在半个世纪以前,像他爷爷那样有一手好书法,认得出那么多古董的年轻少爷,八成不是啥简单家族养出来的。 张超忍不住,幻想起来。 而张老爷子也没有让大孙子惦记太久。 就在沉思了一个星期后,已经八十多岁,不知道何时就要驾鹤归去的张颉终于做好了决定。 他要回胡口村! 回到那个束缚了他年轻时,束缚了他无数祖先的地方。 第(3/3)页